查看原文
其他

扛起焦作这座城!特别能战斗,无往而不胜!

焦作日报 2022-05-01





焦作日报贴片广告位



峰林峡“天空之恋”等您来打卡

旅游咨询热线:(0391)780301


5月26日《焦作日报》A03版

“特别能战斗”精神
扛起一座城 
“打倒帝国主义!”“全国工人大团结万岁!”……身着下井工作服的游客与工人们一起高举旗帜、振臂高呼。这是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王封“西大井1919”文旅景区日常上演的以焦作煤矿工人大罢工为故事原型创作的《井口怒吼》情景剧的一幕。
《井口怒吼》情景剧演出的场地——“西大井1919”文旅景区的前身是有着120多年开采历史的王封矿,是96年前焦作煤矿工人为声援“五卅运动”发起大罢工的地方,是焦作“特别能战斗”精神的发源地。
曾被称为“西大井”的王封矿也由煤炭生产主力矿井到多种经营发展,再到如今的“工业旅游+红色教育+创客基地”,从一个濒临破产企业嬗变为文旅景区,成为国家AAA级景区、焦作市红色教育基地、焦作市新业态经济发展地标商圈之一、焦作市网红打卡地……百年特别之“变”,风雨兼行,勇往直前,而永恒“不变”的是焦作人民“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坚定信念,团结一致,不屈不挠,敢于胜利”的“特别能战斗”精神。
“特别能战斗”精神红色基因已经深深烙印在焦作整座城市中,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成为引领和激励焦作整座城市战胜各种困难的动力源泉。

王封矿西大井。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耀东 摄

铭记“特别能战斗”精神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一曲激昂的国际歌,从南湖的红船上传到了位于中原腹地的焦作。如一声惊雷,春风化雨,觉醒了一批在苦难中挣扎的煤矿工人,也在不知不觉中孕育着一种伟大的精神。
焦作,古称山阳,坐落在黄河北岸、太行南麓,因煤炭储量丰富,且所产煤炭为优质无烟煤,历史上享誉海内外,被人们称为“煤城”。
1898年6月21日,豫丰公司与清政府一纸条约的签订,使英商福公司实际控制了焦作煤矿的采矿权,拉开了焦作煤矿大工业开采的序幕。根据《焦作煤矿志》记载,到辛亥革命前,焦作煤矿工人数量达到8700人,约占全国外资厂矿工人总数的8.7%。
早在1918年3月,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等人到焦作煤矿进行社会考察。从1921年到1925年,中共中央先后委派共产党员童昌荣、刘昌炎、王仲一、罗思危、张作兴、杨天然、张涛、朱锦堂等,来焦作建立党组织,在煤矿成立工会,开办工人夜校。如今,王封“西大井1919”文旅景区的《工人夜校》同《井口怒吼》一样日常上演,再现当年教育工人、发动工人的情景。
192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焦作煤矿爆发了声援“五卅”运动的反帝大罢工,11000名煤矿工人坚持罢工斗争8个多月并取得胜利,这是当时罢工时间最长、工人零牺牲、最终取得胜利的成功的范例。
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文章中分析工人阶级状况时列举了焦作煤矿等处的罢工,毛泽东认为:“他们特别能战斗。”从此,“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就成为焦作人民的精神财富,成为焦作整座城市的红色基因。
1937年,卢沟桥的炮声拉开了全民族抗战序幕。在“特别能战斗”精神的鼓舞下,焦作人民表现出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和英勇顽强的抗战精神,1937年,中国“工矿泰斗”孙越崎力排众议,带领焦作1100名管理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拆除4000多吨煤矿设备进行大转移。在湖南湘潭组建了谭家山煤矿,随后又转移到重庆,开办了天府、嘉阳、威远、石燕等煤矿,为战时陪都重庆提供了80%的能源燃料。
在已经沦陷的焦作,共产党领导抗日运动从未停止。他们组织了道清铁路游击队,配合八路军三八六旅5次破坏道清铁路,沉重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集团发动了内战,焦作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备战上山,将发电厂、机修厂、煤矿设备材料和人员逐步向山西潞安地区转移,参加了石圪节矿的生产,新建了五阳煤矿、西白兔发电厂和义汉村军工十厂,为解放战争作出了突出贡献。

南水北调穿城过,日新月异看今朝。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耀东 摄
在解放战争的大反攻阶段,焦作好儿女积极参军,1947年8月15日(农历)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九纵队在焦作市寨卜昌村诞生,并举行了南征誓师大会,秦基伟为司令员,黄镇为政委,这支英雄部队后来成为上甘岭战役的英雄部队,闻名海内外。
从大革命时期的反帝大罢工到抗战时期的大迁徙,从道清铁路游击队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备战上山,争取人民解放。在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焦作人民始终发扬“特别能战斗”精神,坚定跟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也赓续着焦作这座城市的红色基因。

感恩“特别能战斗”精神


焦作因煤而兴,因煤而城。
1956年建市以来,焦作人民在艰苦创业中拼搏。随着新中国诞生的礼炮响起,焦作跨入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时代,他们发自内心地感谢党的恩情,这种情感化作为祖国的经济建设作贡献的冲天干劲,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增砖添瓦。焦作人用勤劳和智慧,把千疮百孔的矿山改造成为全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

王封矿西大井。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耀东 摄
1950年到1980年30年间,焦作小马村矿、朱村矿、中马村矿、焦东矿等8对新矿井先后建成,生产煤炭近2亿吨,连续创造出煤炭领域安全生产、成本、效率等多个全国第一。特别是在1961年,焦作原煤年产量达690万吨,创造了当时的历史纪录,成为全国煤炭工业的一面红旗。
——焦作在全国第一家把无烟块煤引入化工领域,开辟化肥生产新途径,缓解了农业肥料短缺的局面。
——焦作创建了全国第一座无烟煤选煤厂,将洗末煤运用到冶金行业的高炉喷吹,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

——焦作在全国首次将无烟洗末煤应用于冶金行业矿粉烧结,提升高炉利用系数,有效做到了节能减排。
这一时期,焦作为中国煤炭工业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员,煤矿基本建设等30多项先进技术在全国推广,为推动煤矿开采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
在新的发展时期,焦作人民所表现出的,是为国分忧、出力救急的爱国情操,顾全大局、勇挑重担的奉献精神,锐意进取、勇攀高峰的争先意识,百折不挠、攻坚克难的英雄品格,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的创业作风。这些优秀的品格,进一步丰富了“特别能战斗”精神的内涵。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百年焦作煤矿如今也绽放出新的光彩。


进入新时代的焦作煤矿历经多次战略重组,作为河南能源重要成员企业的焦煤集团抢抓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战略机遇,提出了构建“3+3”产业板块的发展思路,即做大做强三大主业板块和三大辅业板块。主业板块包括以煤炭、电力为主的能源产业,现代物流贸易产业,建材产业;辅业板块包括化工产业、房地产业和文旅康养产业。

市花月季盛开。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耀东 摄
焦煤集团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立足企业实际,坚持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以科技为引领,对制约煤矿发展的因素进行攻坚,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技术进一步解决煤矿科学发展的难题,致力智慧化矿山建设的探索。在赵固一矿、赵固二矿井下采掘工作面应用智能化控制技术,成为全国智能化煤矿的示范矿井;在千业水泥石灰石矿山应用5G+智能化绿色开采技术,在全省率先实现了矿山开采的数字化、无人化、智能化。

升华“特别能战斗”精神


焦作也曾因煤而衰,因煤而困。
“九五”规划以来,随着矿产资源日益枯竭,开采成本越来越高,加之企业设备老化、技术更新缓慢以及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等,资源型企业效益下滑。如何摆脱因资源枯竭而衰的厄运?从1999年开始,焦作市委、市政府以“第三次创业”为标志,强力实施战略性转移,推进城市经济转型。

南水北调绿化带公园。
2008年以来,作为国家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功实现了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的转变,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焦作现象”引起广泛关注。在2018年全国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年度考核评价中,焦作位居第2名,并获得“优秀”格次,受到国务院“真抓实干、成效明显”激励政策表彰;全市生产总值居全省第5位;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第3位。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等称号。
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在此期间,焦作人民在建设南水北调这一世纪工程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意志和杰出智慧,铸就了“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情系群众、务实为民,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众志成城、克难攻坚”的南水北调焦作精神。2009年7月10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对焦作市南水北调焦作总干渠征迁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河南省焦作市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征迁,确保南水北调工程顺利实施的做法很有特点,很有成效。”
  走进焦作,这里是工业强、农业兴的“太极养生福地”。焦作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农业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小麦平均亩产达570.5公斤,小麦种子繁育稳定在6.7万公顷、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形成了面品、怀药、乳品、肉品、饮品等九大类18个优势产业集群,省农业产业化集群和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
焦作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了产业蝶变。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新能源、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快速成长,以蛮蛮云、浪潮、中关村在线等为代表的数字经济突飞猛进,以中原工业设计城、焦作地理信息示范产业园等为代表的新兴业态加快培育,被确定为国家火炬计划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河南省生物产业基地。六氟磷酸锂、气缸套及核黄素产销量均居世界首位。截至目前,全市上市企业8家,居全省第3位。

云台峡谷幽深。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耀东 摄
焦作围绕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推进旅游休闲、健康养老、医疗保健融合发展,“世界太极城·中原养生地”的名片越来越亮,被国家确定为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基地;因城市转型发展成效突出,焦作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享受经济转型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方面先行先试的支持,在2019年国务院大督查实地督查中“免督查”。

世界从此太极。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耀东 摄
创新驱动。焦作加快政务服务“一次办妥”改革,成为全国首家市县乡村“四级联创”的国家级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走在了全省前列;在全省率先建立企业人才服务团,启动实施全国首批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标准化试点市建设。在全省首家设立改革创新奖、企业创新奖,创新发布“引才聚焦”政策,各项奖励标准和支持力度均创历史新高,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氛围日益浓厚。
开放带动。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57个国家和地区有密切的经贸往来,进出口总额长期居全省前3位、去年达161.5亿元;郑焦一体化加快发展,郑焦城铁运营后经常一票难求,太焦高铁开通,郑焦“半小时生活圈”正在形成。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焦作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全国第76。
大沙河步道。

生态立市。焦作制定了《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法治化手段推进北山治理和环境保护;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四水同治”、国土绿化提速等行动,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2.5%,主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1%、人均公园绿地14平方米,城市新增水面666公顷,大气环境质量持续转好。
治理有效。“334”楼院协商治理模式和“党群360”项目制治理模式在全国推广,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优秀省辖市,《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9)》显示,焦作城市宜居和获得感指数均居全省第一。
焦作经历过煤城的辉煌,也经历过转型的阵痛;既经历了艰苦创业的艰难曲折,也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波澜壮阔,始终不变的是传承、弘扬“特别能战斗”精神。
新时代新征程,“特别能战斗”的焦作人民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在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进一步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奋力谱写在中原更加出彩中出重彩、更精彩的焦作篇章。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树勋 报道


特别能战斗 无往而不胜

聂 楠


百年征程沧桑巨变,中流击水舍我其谁。
在声援上海五卅运动中,在解救民族危亡洪流里,在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时,在高质量发展的火热实践间,“特别能战斗”精神,赋予焦作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这种精神,赓续传承,日久弥新!
“特别能战斗”,是一种精神状态、工作作风、意志品质、理想信念,更是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展现新担当、谱写新华章的激情奋斗和出彩故事。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让“特别能战斗”精神永续相传,让“特别能战斗”的中国人,信仰坚如磐,无往而不胜!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801

版权声明:本文为《焦作日报》(微信号:JZRBWX)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 点击关注 --

推荐阅读

焦作日报微信视频号

上新啦

总编辑:王静锋    统 筹:王 鹏

主 编:王晨光    编 辑:靳 岩

责 编:赵晓晓    校 审:王盈燕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